开云kaiyun体育-中国跳水队包揽世锦赛四金 小将全红婵再现水花消失术
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,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项目在福冈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延续统治级表现,在已结束的四个奥运项目中包揽全部金牌,15岁天才少女全红婵与搭档陈芋汐以绝对优势摘得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,而全红婵在单人预赛中再现“水花消失术”的满分动作,开云kaiyun体育成为全场焦点。
新老组合默契十足 双人项目优势明显
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,全红婵/陈芋汐从第一跳开始便确立领先地位,两人在难度系数3.0的407C(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)动作中同步分全部达到9.5分,最终以368.40分的总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英国组合近50分,这是中国队在该项目世锦赛的十一连冠,也标志着这对“00后”组合自2022年搭档以来保持的国际赛事不败纪录。
“我们每天训练都会互相纠正动作细节,”陈芋汐赛后表示,“红婵对水花处理的天赋让我学到很多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全红婵在20日的单人预赛中,第三跳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获得7位裁判中的4个满分10分,现场慢镜头回放显示其入水时几乎未激起任何水花,这一画面迅速登上全球社交媒体热搜。
男子跳板双保险稳如磐石
男子3米板赛场,奥运冠军王宗源与老将谢思埸组成“双保险”,决赛中王宗源在难度系数3.9的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动作上斩获106.40分的单轮最高分,最终以558.05分夺冠,谢思埸尽管在第四跳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出现小失误,仍凭借丰富经验守住银牌。
英国名将拉夫尔赛后坦言:“中国选手的稳定性令人绝望,他们的每一跳都像是复制粘贴。”数据显示,中国选手在本届世锦赛跳水动作平均完成度达92.7%,远超其他队伍。
混合团体赛展现人才厚度
新增的混合团体项目成为最大黑马,由18岁小将张家齐与19岁段宇组成的青年军,在跳台、跳板交替进行的赛制中表现抢眼,张家齐在女子3米板环节完成全场唯一的305B(反身翻腾两周半屈体)动作,最终帮助中国队以483.35分夺冠,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队伍,展现出中国跳水梯队建设的丰硕成果。
技术解析:中国队的制胜密码
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主席赫尔曼指出,中国队的优势源于三大核心:一是独创的“压水花”技术,通过指尖最先入水将水花面积控制在直径15厘米内;二是每日8小时“动作定格训练”,确保肌肉记忆精确到毫秒级;三是科研团队开发的“三维动作捕捉系统”,可实时修正0.1度以内的转体偏差。
东京奥运会冠军施廷懋作为解说嘉宾特别提到:“全红婵207C动作的腾空高度达到2.2米,比标准高出20厘米,这为她调整姿态预留了充足空间。”这种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,使得中国选手在同等难度动作中往往能多获5-10分的完成分优势。
对手追赶步伐加快
尽管中国队优势明显,但英国、加拿大等队伍正通过“海外集训+中国教练”模式缩小差距,英国队本次获得2银1铜,其双人项目同步分已能与中国队抗衡,加拿大15岁新星麦凯在男子10米台预赛跳出4个90分以上动作,被外媒称为“下一个全红婵”。
巴黎奥运前瞻
随着世锦赛落幕,各队将进入奥运冲刺阶段,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透露:“我们将针对207C等易失误动作进行强化训练,同时研究新难度系数动作。”国际泳联已确认将在巴黎奥运周期新增混合双人3米板项目,这或将成为中国队新的夺金点。
本次赛事期间,全红婵等队员的“熊猫”主题泳衣引发热议,这款采用仿生设计的战袍,通过特殊材质减少10%入水阻力,彰显中国体育科技的实力,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:“中国跳水正在重新定义这项运动的极限。”
留言0